1. <dd id="pziy4"><pre id="pziy4"></pre></dd>

    <ol id="pziy4"><object id="pziy4"></object></ol><button id="pziy4"></button>
    <button id="pziy4"></button>

      <button id="pziy4"></button>

      歡迎您廣東省河南商會的朋友!
           官方小程序
           官方微信
           APP下載
          手機版
           網站地圖
      商會活動
      近期將要舉辦的活動
      查看近期活動
      商會會刊
      實時查看近期報刊
      立即在線下載

      電話:13650851598

      傳真:020-38391999

      地址: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大道1469號1288房

      豫商風采

      問鼎中原

      分享:
      時間:2018/2/10 10:00:41
              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。在古代,鼎被視為立國重器,是國家和權力的象征,同時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。正因為如此,直到今天,中國人仍有一種比較濃厚的鼎崇拜意識,對“鼎”字賦予了諸多美好意義,如一言九鼎、大名鼎鼎、鼎盛時期、鼎力相助等等。這些詞語都不難理解,但“問鼎中原”卻別有深意。
       
      “問鼎”的意思是圖謀篡權
              鼎,三足兩耳,用青銅鑄造。鼎原本是用于煮東西的器物,但在上古時期成了刑具,用于烹人,即釋義統治者的生殺大權。傳說夏禹鑄造九鼎,代表九州,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。夏、商、周三代皆以九鼎為傳國重器,一直為得天下者所據有。
              “問鼎”之說,出自史書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。據記載,公元前606年,楚莊王借討伐陸渾(今河南嵩縣東北)一帶戎族之機,把楚國大軍開到東周的首府洛陽南郊,舉行盛大閱兵儀式向周天子示威。剛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,派善于應對的王孫滿前去慰勞。楚莊王見了王孫滿劈頭便問:“周天子的鼎有多大?有多重?”言外之意,是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。王孫滿委婉說道:“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,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?!背f王見王孫滿拿話搪塞,就直接說道:“你不要自持有九鼎,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,就足以鑄成九鼎?!泵鎸π垡暠狈降那f王,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制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,xx才說:“周室雖然衰微,但是天命未改,寶鼎的輕重,是不可以問的?!鼻f王無話可說。從此以后,人們就將企圖篡奪政權稱為“問鼎”,論逆臣也常斥之有“問鼎之心”。
              明白了“問鼎”的含義,也就理解了“問鼎中原”的意思,即圖謀占領中原之疆域領土,比喻企圖奪取天下。
              現如今,“問鼎”一詞具有了多義項。例如,奪取某些體育項目的xx成績,在國際大賽中奪冠,也常被稱之為問鼎。
       
      歷史上“問鼎中原”者
              自古以來,問鼎中原者大有人在,在中原大地發生了不勝枚舉的戰爭。諸如黃帝蚩尤涿鹿之戰、武王伐紂、周公營洛、春秋諸侯爭霸、戰國群雄逐鹿、楚漢爭霸、光武帝劉秀興漢、曹魏中原稱雄、隋末瓦崗暴動、趙匡胤陳橋兵變、岳飛抗金鏖兵、李自成中原血戰、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等等,可以說都是為問鼎中原。
              另外,北方游牧民族的鐵騎也屢屢南犯中原。春秋秦漢時,曾多次擾邊試探。西晉時兩次南下,洛陽、長安盡失。南北朝宋時,一次南下。唐代兩次侵入,都打到了長安。五代時一次,占領了開封。北宋時南侵兩次,北宋滅亡。南宋時蒙古兩次南下,滅金。明末滿人南下中原一次,滅明。粗略算來,先后共有十一次占領。
              為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,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北擊匈奴,收復“河南地”,迫使匈奴北退700余里;隨后又將秦、趙、燕三國的北邊長城加以修繕,連貫為一體,派兵屯住。此后,漢、北魏、北齊、北周、隋各代,都曾在北方與游牧民族接境地帶筑過長城。明朝洪武至萬歷的200余年里,先后修筑長城18次,以保護北方農業區和中原王朝的安全。然而,堅固的萬里長城未能阻止住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,他們不斷突破長城防線,與中原漢民族的沖突幾未中斷,并有不少北方游牧民族建立了全國性或地區性的政權。故而,歷史上曾有“四裔為中原患者,莫如北族”之語。
              除了北族南侵,南方諸候問鼎中原也從未間斷過。最典型的當屬三國時的蜀國。諸葛亮恢復了與吳聯盟,平定南方之后,便揮師北伐曹魏。據史書記載,諸葛亮六伐中原(也有說是五次),長達七年之久;雖苦心籌謀,但終因國力不濟等原因,以致師勞而功微。xx一次是在公元234年,相持半年后,諸葛亮在渭濱病死,時年54歲。
      諸葛亮死后,姜維繼承遺志,重整旗鼓,自公元238年至262年,在24年間先后十一次揮師北伐(也有說是九次)。姜維在xx一次失敗后屯田避禍,再無力北伐,蜀國很快便被魏國打敗。
              在歷史上,問鼎中原者之所以如飛蛾撲火般絡繹不絕,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,就是得“中原者得天下”。
       
      得中原者得天下
              “得中原者得天下”,這句話意思的最初表述是在戰國末期。秦制定統一六國戰略時,戰略家向秦王獻策,稱韓國、魏國地處中國的中心,大王您如果想要稱霸天下,必須先占據這個中心地帶。這便是對“得中原者得天下”的最早說明。
              中原,從廣義上講是指黃河流域,其中主要是黃河中下游流域,包括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東、陜西、寧夏以及內蒙、甘肅的部分地域在內,又以豫、晉、陜為重。在這片廣闊富饒的土地上,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創造出了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。
              華夏文明的中心在黃河流域,而黃河流域的中心在中原地帶。女媧造人;伏羲教民結網,進行漁獵和畜牧并創造八卦;有巢氏發明巢居,教民構木為巢,四季遮風避雨,居住樹上,以避野獸侵襲;燧人氏發明火,鉆木取火,教民熟食,與動物xx脫離開來;神農氏發明種養殖業,告別采集、漁獵方式而定居生活。黃帝族發跡于中原,聯合炎帝打敗蚩尤并和炎帝族融合,把早期各氏族統一融合為炎黃族,開創了中華文明,中國人也因此把炎帝和黃帝作為自己的祖先。
              中原地區是東西南北經濟交通的樞紐,又是東西南北文化的交匯點。以古代社會綜合發展程度而論,中國政治大舞臺是中原一帶。春秋五霸,戰國七雄,楚漢之爭,主戰場都在中原。戰國時期全國較為xx的經濟都會有26個,其中22個在黃河流域,如長安、咸陽、洛陽等,長江以南僅有姑蘇等四個。春秋戰國時期,諸子崛起,百家xx,從老莊、孔孟到申韓,其代表人物都主要集中在魯、齊、楚、魏等中原地區。黃河流域土地肥沃,水源豐富,氣候適宜,經濟發達。在廣闊的中原大地上,河南、山西及陜西部分和三省交界的一片區域,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自然條件,都是中原地區最重要的組成部分,因此可以單獨稱為狹義的“中原”,即 “中原之中的中原”。
              河南是中國古代皇朝建都最多的省份。從xxxx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開始,先后有20多個朝代、200多位帝王在此建都或遷都于此。河南地區歷史名人薈萃,曾是中國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,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。河南位居九州之腹心,中天而立。地勢西高東低,關山險厄,勢利形便。東據芒碭之險峻,西依連綿之秦嶺,南亙蜿蜒之大別,北依太行之巍峨,巍巍嵩岳,屹踞中立,奔騰澎湃的黃河浩浩蕩蕩橫貫其間。名山大川,交相輝映;平原沃野,人民殷富。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農的民族,xx一個朝代都不能不考慮農業經濟的發展。因此,山川水土是定都者首先要考慮的因素。正是基于這個原因,中國絕大多數政治家、軍事家都要逐鹿中原,建都定鼎于中原。
              除了得天獨厚的中天而立的優越地理形勢,從戰爭史的角度分析,河南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。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,要取得一場戰爭的勝利,特別是遠征軍,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是“兵馬未動糧草先行”。要打仗,遠距離的戰爭是最為艱難的。部隊戰斗力受兩大因素制約,一是兵器,二是糧食。兵器和糧食自然都需要隨身攜帶,大刀長矛可反復使用,而糧食卻是吃一點就會少一點。因此,從常規而論,隨軍攜帶糧食的數量,往往決定著部隊戰斗力乃至戰爭的勝敗。
              然而,在中原地區作戰,卻不用為糧草犯愁。中原地形平坦,土壤肥沃,雨水適宜,四季分明,非常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,自古就有“糧倉”之稱,隨處可以征募(掠奪)軍糧,補給軍需。戰爭,除了政權的爭奪,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財富的爭奪,而糧食在農耕社會就是xx的財富。為了能夠奪得糧食,xx占據中原這個大糧倉,各路兵將蜂擁而至。一旦拿下中原糧倉,便衣食無憂、坐享其成,人丁興旺、兵源充足。因此可以說,這是各路英雄豪杰鏖戰中原的一個原因,也成就了“得中原者得天下”這句名言。
              不過,戰爭和統治最為關鍵的力量畢竟是人,是人的集中,民心的集中,智慧的集中,即政治資源的集中??v觀歷史,誰能夠迅速聚集大量的人員,誰就為王。中原的地理地貌平坦廣闊,人口密集。相比較而言,江南雖富足,但水網密集,山川丘陵,人很難大量集中,也很難集中政治資源。所以,歷史上的征服者一旦占有了中原,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爭取中原人的支持。當年,李自成的重要謀士李巖建議安撫河南,結果被殺,這是李自成失敗的歷史原因之一。而李世民、曹操等占有了中原,就占有了天下。因此,得中原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政治資源,有了政治資源才能夠得天下,治天下。(作者:范軍昌)


      聯系我們
      電話:13650851598
      傳真:020-38391999
      地址:廣州市白云區三元里大道1469號1288房
      微信公眾平臺
      官方手機網站
      Copyright 2017 廣東省河南商會    版權所有   技術支持:網站建設     網站地圖    網站管理  備案號:粵ICP備15028596號-1
        客服熱線

      13650851598

      在線客服
      久久精品国产半推半就久久国产乱子伦_亚洲熟妇无码专区_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_西西大尺度美軳人人体bt
      1. <dd id="pziy4"><pre id="pziy4"></pre></dd>

        <ol id="pziy4"><object id="pziy4"></object></ol><button id="pziy4"></button>
        <button id="pziy4"></button>

          <button id="pziy4"></button>